
建設“紅旗堡壘”,守護城市的源頭活水
責任編輯:威海市水務集團 文章來源:黨建工作部 發(fā)布時間:2021-02-28 21:55:08

日常巡線每周一次,每次步行十余公里
臘月二十八日,在米山源水廠的1號廠房內(nèi),劉衛(wèi)平正匍匐著檢查設備。“臨近春節(jié)假期,供水壓力大,我們每隔一個小時就要巡查一遍,確保萬無一失。”
確保“萬無一失”,更需要未雨綢繆。春節(jié)前,劉衛(wèi)平和同事們對調(diào)水泵站設備進行了全面檢查維護,對調(diào)水管線進行了巡檢。
“因為管線大多埋在田野地下,我們需要翻山越嶺用腳一步一步‘查’,實地看看管道有沒有漏水情況,設備有沒有損壞。”劉衛(wèi)平說,供水主管道供水范圍大、跨度長,巡查路線崎嶇不平,走泥地、鉆樹林是常有的事,每次巡查都要步行10余公里。入冬以來,氣溫驟降,地面植被少,是徒步巡查排除管道隱患死角的黃金時期,但惡劣的天氣也給巡邏增加了難度,米山水庫周邊又是有名的“雪窩”,每當大雪封山,水廠職工只能依靠拐棍才能在齊膝深的大雪中行走巡查。

24小時待命,隨時應對供水突發(fā)事件
水廠要保障城市用水需求,設備一年365天不停機,而且越是節(jié)假日保障任務越重,生產(chǎn)壓力越大。每年春節(jié),廠里都落實主要領導帶班值守,“說是值守,其實對我們來說,就是正常上班,特別春節(jié)這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職工難免想家,廠領導和黨員一定要堅守在第一線,和職工站在一起。”支部書記、廠長劉險峰說。


在去年春節(jié)期間,為加強疫情防控,避免因交接班加大疫情傳播風險,劉險峰帶領其他在崗黨員、職工主動要求連續(xù)值守兩周,半個月時間吃住在廠,實時把控機組運行狀態(tài),嚴格執(zhí)行生產(chǎn)調(diào)度指令,全力以赴把好城市供水安全第一關。
實用小發(fā)明,保障城市大供水
在2號廠房內(nèi),劉險峰組織幾名技術骨干對廠里新研制的大型水泵安裝拆卸一體機進行測試。“這款拆卸一體機已基本成功了,裝配耗時從三天壓縮到一天半,整體工效能提升一倍以上。”


以往,水泵的零部件拆卸靠的是“蠻力”,動輒千斤的水泵更換部件時需要5、6個人相互配合并使用鐵錘敲打,因為操作困難,維修人員容易意外受傷。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劉險峰帶領黨員骨干拿出了新思路:將可調(diào)式固定設備、千斤頂、拉爪等整合到一起,這臺一體機具備了固定、抬升、拉伸、緊固等多種功能,用機械替代人力,適應不同規(guī)格型號的水泵檢修,不僅省時省力,還能提高裝配精度。
在其他領域,廠里也注重開展技術改造提高工效,用無人機巡視管道縮短了查漏時間、對水泵葉輪進行防氣蝕涂層處理延長了使用壽命、自主設計管道泄壓閥避免水錘沖擊……一件件創(chuàng)新發(fā)明被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了水廠管理工,壓縮了生產(chǎn)成本。
黨建引領,建設新時代“紅旗堡壘”
在米山源水廠的黨建活動室,鮮紅的背景板上,金黃色的黨徽和入黨誓詞格外亮眼,黨員們親手設計的“紅旗堡壘”黨建品牌分外醒目。這是米山源水廠全體黨員思想的“根據(jù)地”,也是黨員職工20多年來克服困難、堅守荒郊山野的動力源泉。
“米山源水廠獨處山野,黨員職工上班就是一個周,吃住都在廠里,條件艱苦,廠內(nèi)想營造濃郁的紅色文化氛圍,激活黨員內(nèi)心的黨性基因,穩(wěn)定職工思想,鼓舞大家的干勁。”劉險峰介紹,近年來,水廠黨支部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常態(tài)化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積極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水廠黨支部堅持“以學鑄魂”,注重開展黨史教育汲取精神力量,支部組織黨員到紅色教育觀摩點,實地接受教育,不斷淬煉黨性思想。
支部還通過多種形式進一步擦亮“紅旗堡壘”黨建品牌,每月組織黨員到社區(qū)及駐地村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幫助整治村容村貌、清理小廣告、宣傳用水節(jié)水知識、檢修灌溉機電設備等。這些豐富形式,增強了支部的組織力,職工對支部更加信服,今年又有3名職工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希望與黨員們一起,共同建強這座城市供水源頭的“紅旗堡壘”。
(稿件原載于2021年2月26日Hi威海新聞客戶端)